接續著未完的話題。
鄭捷死了。
我一直在想,他的死去跟其他事件的差別。
食安風暴會讓人民更重視食物的營養成分,賄選新聞會讓我們重新檢視政府的貪腐問題,就連之前的洪仲丘事件,都有效地讓國防部變得謹慎小心。
可是鄭捷死了,是否能降低未來我的兒子被隨機殺死的可能性?
我們能這樣看待嗎? 我不是很有信心。
我不是廢死陣營的人,
但我不會只是大張旗鼓地表態,
在選擇題裡面二選一,
對這個問題來說,是太容易的答案。
鄭捷背後的故事是什麼?
我們這些所謂的好人,能做得更好的部分是什麼?
我也好久沒有幫助人了。
上一次,是我跟彼得去吃麥當勞的深夜,
一個老婆婆坐在旁邊,
她一個人,白髮蒼蒼,趴在小桌上睡覺,半夢半醒。
我走過去用台語問她,發生什麼事了?
她說,她沒有錢繳房租,也沒有錢繳水電,所以只能坐公車到這裡來,整天待在這裡。
我問她需要多少錢,接著給了她一些錢。
老婆婆先是不願意,但之後緊緊捏著錢,跟我說謝謝。
我不知道隨機殺人的心情是什麼,
可是走投無路,有一部分是我們普通人就可以解決的。
孤單的人很明顯。
弱勢的人很明顯。
當他們經過你身邊的時候,
你能不能,多看他一眼,然後給他一個機會,順利度過這一天。
你能不能,雞婆地問他,你怎麼了。
他或許會告訴你,你或許能排解。
然後世界上就這樣留住一個好人,跟你一樣可以當好人的人。